幼兒園大班說課稿
導語:幼兒園的說課稿要根據幼兒自身的情況制定,才會引起幼兒的興趣。接下來小編整理了幼兒園大班說課稿,文章希望大家喜歡!
幼兒園大班說課稿
一、說教材
今天我選定的課題是幼兒園大班語言《七彩世界》主題里的一個語言教育活動《調皮的七彩光》,下面,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。經歷了小班、中班的學習過程,大班幼兒的求知欲更強了,他們不但對五彩繽紛的顏色十分喜愛,而且更對五彩繽紛的自然界充滿了好奇心,他們會由自然界中紅彤彤的蘋果、黃澄澄的梨、藍藍的大海、綠綠的草地等景象的觀察及認識引發出更深一步的思索:大千世界為何會有這么多的顏色?這些美麗的顏色是怎么來的?通過《調皮的七彩光》這個故事就可以讓幼兒知道:色彩來源于光的作用,是調皮的七彩光娃娃從天空來到地上“玩”出來的。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七彩顏色。有了七彩顏色,畫畫更美麗,打扮東西更漂亮,游戲起來更有趣。本活動有利于幫助幼兒成為色彩世界的探究者,發現自然界中的許多奧秘,培養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欲望和對生活的熱愛,感受生活的樂趣。
二、說活動目標
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《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》的精神以及作品展示的主題,確立了情感、認知、能力各方面的目標:
1、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驗,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是:紅、橙、黃、綠、青、藍、紫。
2、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,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系。
3、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,鼓勵幼兒大膽想象,續編故事,充分發展幼兒想象力、創造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。
教學重點:讓幼兒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,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系。
教學難點:在續編過程中,地點與事物、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。由于大班幼兒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,邏輯思維才開始萌芽,極易引起思維上的邏輯混亂。
三、活動準備
為了給幼兒展示優美意境的作品,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以充分的表達和練習,我們作了以下準備:
(一)硬件準備:
1、彩圖:蘋果、香蕉、彩虹、太陽、沙灘、大海等
2、卡紙做的:七彩光寶寶
(二)知識準備課前必須豐富幼兒有關光與色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,并加以提取和整理。
四、說教法、學法
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,在活動中通過多媒體演示法、情境教學法,使活動呈現趣味性、生動性、寓教育于生活,使主題活動得到深化。讓幼兒在玩中學、學中玩。
本次活動幼兒采用討論法、嘗試法來理解故事,欣賞故事,創編故事。通過幼兒互補學習,師幼合作來表現主題。
五、說教學過程
1、情景導入,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究的欲望。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漂亮的色彩寶寶.他們是誰呢?我們一起來認識以下吧!
2、演示法(欣賞作品)教師逐一出示(紅、橙、黃、綠、青、藍、紫)色彩寶寶讓幼兒辨認.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一遍后提問:太陽公公有幾個光線寶寶.他們的'名字分別是什么?(紅、橙、黃、綠、青、藍、紫)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有關它的故事。
3、教師再次講故事.出示彩圖.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.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
(1)在本次的活動中,我們則嘗試了理解在先,欣賞在后的教學策略,我們認為,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完整欣賞,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。同時,我們還采取了教師設疑――幼兒猜測――揭示答案的手法,緊扣幼兒心弦,引其入勝。
(2)讓幼兒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故事,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。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,配有優美的音樂,聽覺和視覺的完美統一,把文學作品的形象性和音樂性傳遞給幼兒,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。
(3)啟發幼兒討論光和人們生活的關系幼兒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,已初步了解光線寶寶由七種顏色組成,教師再次以提問的方式給幼兒設疑,并啟發幼兒進行討論: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光會怎么樣?我們應該為幼兒提供寬松自由的討論環境,這也符合《綱要》中“鼓勵幼兒大膽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”。待幼兒討論完以后,教師小結光與環境和人們生活的關系。
(4)接著,教師繼續啟發幼兒聯系生活中事物的顏色,嘗試續編故事。兒童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。在這一環節中,我們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展示他們內部智力活動的機會,這也是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,是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,從而增進了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。
六、活動延伸
幼兒自選方式作進一步的探究活動。因為一個目標的達成,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來進行,這也體現了教育的整合性。在本次活動中,我們把教學的意圖、內容、形式有機的交織在一起,通過視聽結合、交流、表達的形式,使幼兒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內容,激發起他們進一步對自然界探究的欲望,從而達到我們所需要達到的活動目標。
幼兒園大班說課稿
各位老師、各位同學,大家好!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語言活動《小貓生病了》看圖講述故事。
一、說教材。
生病,每個孩子都經歷過,孩子們對生病都有切身的感受。但這種感受是因人而異,各不相同的。生病,更是孩子們所害怕的事。他們害怕吃藥,打針,害怕一個人在家。大班語言活動《小貓生病了》恰恰來源于生活,又能服務于幼兒的生活,整個活動始終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依托,讓幼兒獲取健康心理,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,互相幫助,孩子們在這樣的情境下豐富了經驗,發展了思維,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,良好品德也得到了培養。
二、說活動目標。
根據《幼兒教育指導綱要》的要求,結合大班語言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,我從認知、能力、情感三個方面制訂了活動目標,分別是:
1.仔細觀察圖片,了解圖片的內容;
2.引導幼兒學習詞:孤單、惦記,樂意參與講述活動,能大膽、合理地進行想象和講述;
3.感受到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的快樂,以及獲得生病時的健康心理。
三、說活動重難點。
根據《綱要》中兒童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的理念,我又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制定為樂意參與講述活動,通過移情講述,讓幼兒懂得同伴之間要相互關心,互相幫助。同時把引導幼兒學習詞:孤單、惦記,并能對圖片進行大膽、合理地想象和講述。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。
四、說教學方法。
為了更好地達成我的教學目標,我主要采用觀察法、提問法、示范法來組織我的教學活動。
五、說學習方法。
另外,我打算幫助幼兒采用觀察法、討論法、角色表演法等教學方法,讓幼兒看一看,想一想,說一說,玩一玩的輕松幾分鐘,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,掌握學習的重難點。
六、說活動準備。
為了是教學內容更加豐富,我作了如下準備:
1.了解信的基本格式。
2.圖片7張,信封一個,娃娃家設計、一束花等。我們知道幼兒的注意力不易集中,我將利用直觀形象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,來吸引幼兒的興趣。
七、說活動流程。
下面我將闡述一下我的教學流程,本次教學活動共有以下四個環節,分別是:
(一)創設“小貓的信”的情境引入。
(二)引導幼兒觀察掛圖,并鼓勵幼兒大膽想象、講述。
(三)情景表演,結合思品教育
第一環節:創設情境,導入活動。我是這樣導入的:
活動一開始,我將出示這樣一幅畫,讓幼兒感知圖片、觀察圖片,興趣是做好的老師,運用提問“小貓生病了,整天躺在床上,它非常想讓好朋友小兔來看它,可是小兔離得太遠了,小貓會用什么辦法告訴小兔呢?”小朋友根據這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后,然后把小貓的做法告訴小朋友們,然后打開信,為下面看圖講述故事做鋪墊。
第二環節: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。接著引導幼兒觀察圖片,并鼓勵幼兒大膽想象、講述。首先以“讀信”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,討論:“小貓為什么哭?小貓心里會想些什么?”“小貓的信要怎么讀呢?”在幼兒自由表達的基礎上,我來引導幼兒說出孤單、惦記這兩個詞語,我是這樣做示范的:
小兔:我生病了,住在醫院里,猴大夫給我打點滴。生病躺在床上很孤單、很難受,我哭了。惦記著我的朋友們。
以小兔的口吻引導幼兒觀察圖片。引導幼兒討論:小兔收到信會怎么樣?小兔把小貓生病的事告訴哪些好朋友呢?好朋友知道后為小貓做了什么事?通過一系列的提問,激發幼兒主動參與講述,并大膽吧自己所看到的,所想到的表達出來,提高口語表達能力。
為了把幼兒引入到故事中來,我將出示由小刺猬、小鳥、小兔、小鴨怎樣幫助小貓的圖片,并說道:“小朋友看一看小貓的好朋友都為它做了些什么呀?這樣引導幼兒逐步欣賞,了解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,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,并為下個環節情境表演埋下伏筆。教學過程中,我將這樣做示范:小刺猬捧著鮮花探望躺在病床上的小貓;小鳥在窗口上唱著美妙的歌,安慰躺在床上的小貓;小兔給躺在病床上的小貓講故事;小鴨廚師來到小貓的病床前給小貓煮好東西吃。
第三環節:情景表演
小貓生病后得到了這么多朋友的關心愛護,相信他一定能早日康復。如果我們身邊的好朋友生病了,我們又該怎么做呢?
(1)幼兒自由表達。
(2)請幼兒聯系實際分角色進行表演。
第四環節:活動延伸
讓幼兒交流討論:小貓生病后得到了這么多朋友的關心愛護,相信它很快就會恢復健康。請幼兒結合故事進行表演,表演一遍后,教師播放樂曲,并與全班幼兒一起為小貓跳舞,在充滿愛的旋律中結束活動。
八、說板書設計
幼兒的思維是以直觀形象為主的,同時符合幼兒思維的特點,幼兒期的閱讀材料主要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為主,直觀的畫面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,展示的一系列圖片,使幼兒容易感知閱讀的內容,通過一系列的提問發揮幼兒的想象力,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。
【幼兒園大班說課稿】相關文章: